郭子皋

1033-1087 | 北宋官员 · 华阴郡王

郭子皋肖像
郭子皋(画像暂缺,此为示例)

生平简介

郭子皋(1033-1087),字德臣,北宋广都(今四川成都广都镇)人。他通过恩荫入仕,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文官,官至华阴郡王。

郭子皋出身于官宦世家,凭借家族荫庇进入仕途。他一生历任多地地方官职,包括新繁县主簿、犀浦县主簿、大邑县知县,以及昌州、利州知州等,积累了丰富的基层行政经验。在地方任职期间,他勤于政事,关注民生,致力于地方治理与发展。

除了地方职务,郭子皋也曾担任中央职能部门的官员,如太庙斋郎,并曾监成都交子务,参与了北宋重要的金融管理工作。其官阶最终达到朝奉郎、奉议郎等散官,并获封华阴郡王,显示了其在北宋官僚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
基本信息
  • 字: 德臣
  • 生卒: 1033年 - 1087年 (享年55岁)
  • 籍贯: 广都 (今四川成都广都镇)
  • 入仕方式: 恩荫门
主要官职与封爵
  • 朝奉郎、奉议郎
  • 知大邑县事、知昌州军州事、知利州军州事
  • 监成都交子务
  • 封爵: 华阴郡王

人生轨迹

重要事件时间线

1033年

出生于广都

郭子皋出生于北宋明道二年(1033年),籍贯广都(今四川成都广都镇),其家族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。

早年(具体年份不详)

恩荫入仕,初任地方官

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,早期曾担任新繁县主簿、犀浦县主簿等地方基层职务,开始其为官生涯。

仕途发展(具体年份不详)

历任知县、知州及中央职务

随着经验的积累,郭子皋的官职逐渐提升,先后担任大邑县知县、昌州知州、利州知州等重要地方行政长官。

此外,他还曾任太庙斋郎,并参与了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,如监成都交子务,负责管理当时重要的纸币发行机构。

晚年(具体年份不详)

官至朝奉郎、奉议郎,获封华阴郡王

在仕途晚期,郭子皋的官阶达到朝奉郎、奉议郎等散官,并被授予华阴郡王的封爵,这是对其一生功绩和地位的肯定。

1087年

逝世

北宋元祐二年(1087年),郭子皋逝世,享年55岁。其生平事迹由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撰写墓志铭。

主要官职与贡献

对北宋社会的重要影响

地方行政经验丰富

郭子皋长期在地方任职,从县主簿到知县、知州,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。他勤于政事,注重地方稳定和民生发展。

参与经济管理

曾担任监成都交子务一职,这表明他参与了北宋重要的金融管理工作,对当时经济运行有一定贡献。

高阶官职与封爵

通过恩荫入仕,最终官至朝奉郎、奉议郎,并获封华阴郡王,体现了其家族背景和个人在官场上的稳步晋升。

社会关系

家族与交游

亲属关系

姓名 关系 职业/身份
郭辅 父亲 不详
石洵直 岳父 不详

重要交游

  • 范祖禹: 北宋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,曾为郭子皋撰写墓志铭《朝奉郎郭君墓志铭》,可见两人之间存在一定交情或郭子皋家族对其的敬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