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泳之

1156-1214 | 理学家 · 循吏

方泳之肖像
方泳之(画像暂缺,此为示例)

生平简介

方泳之(1156-1214),字子实,又字潜深,别名方芹之,南宋莆田人。他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和循吏,毕生致力于学问与政事,是朱熹的重要门人之一。

方泳之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(1187年)进士及第,此后步入仕途。他曾担任衡州教授,传道授业,培养人才;后又出任南丰、巴陵等地知县,为政清廉,体恤民情,深得百姓爱戴。

作为理学大家朱熹的门人,方泳之深入研习理学,并将其思想融入到为官实践中,强调格物致知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。他的生平是南宋士大夫兼济天下、内圣外王精神的生动写照。

基本信息
  • 字:子实,潜深
  • 别名:方芹之,芹之
  • 籍贯:莆田
  • 身份:理学家,循吏,文官
主要官职
  • 衡州教授
  • 南丰知县
  • 巴陵知县

人生轨迹

重要事件时间线

1156年

出生于南宋莆田

方泳之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(1156年),籍贯莆田。自幼聪颖,勤奋好学。

1187年

进士及第

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(1187年),方泳之通过科举考试,进士及第,正式步入仕途。

任衡州教授(具体年份不详)

传道授业

方泳之曾担任衡州教授,在地方学府传授儒家经典与理学思想,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。

任南丰、巴陵知县(具体年份不详)

为政清廉,体恤民情

方泳之先后出任南丰、巴陵等地知县。在任期间,他秉持儒家“民为邦本”的思想,为政清廉,勤于政务,关心百姓疾苦,深受当地民众的爱戴与称赞,被誉为“循吏”。

与朱熹交往(贯穿其理学学习生涯)

朱熹门人,研习理学

方泳之是理学大家朱熹的重要门人,曾从朱熹游学,深入研习理学思想。他与朱熹之间有书信往来,共同探讨学术,对理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1214年

逝世

南宋嘉定七年(1214年),方泳之逝世,享年59岁。他的一生是南宋士大夫追求学问、服务社会、兼济天下的典范。

主要成就

对南宋社会与思想的贡献

理学思想的传承与实践

作为朱熹的门人,方泳之深入研习并积极传播朱子理学。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,更将理学思想融入到为官实践中,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,是理学“内圣外王”精神的践行者。

清廉为政的循吏典范

方泳之在担任南丰、巴陵等地知县期间,以其清廉的品格和勤政爱民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。他体恤民情,兴利除弊,是南宋时期地方官员中“循吏”的杰出代表,为地方治理树立了榜样。

社会关系

亲友与交往

亲属关系

姓名 关系
方元采 曾祖
方壬 从兄

社会交往

姓名 关系/事件
陈宓 为其撰写墓志铭
朱熹 从其游学,有书信往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