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平简介
高斯得,字不妄,又名高斯信,南宋蒲江(今四川蒲江)人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校勘学家,更在南宋官场中担任要职,对当时的政治和学术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高斯得生于南宋嘉泰元年(1201年),自幼聪颖,勤奋好学。他于1229年考中进士,从此步入仕途。其学识渊博,尤其精通史学和典籍校勘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。
在官场上,高斯得历任多职,包括知睦州、知泉州、福建路转运使、直宝文阁、显文阁待制,并最终官至参知政事(宰执),位列宰辅。他以其正直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干,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。
高斯得不仅是政治家,更是文化传承者。他致力于典籍的整理与校勘,著有《耻堂存稿》、《诗肤说》、《仪礼合抄》等重要著作,对保存和研究宋代文献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代表著作
- 《耻堂存稿》(1259)
- 《诗肤说》
- 《仪礼合抄》
- 《增损刊正杜佑通典》
- 《徽宗长编》
- 《孝宗系年要录》
主要社会地位
- 南宋宰执
- 著名史学家
- 杰出校勘学家
人生轨迹
重要事件时间线
出生于南宋蒲江
生于南宋嘉泰元年,籍贯蒲江(今四川蒲江),自幼聪颖好学。
考中进士
通过科举考试,考中进士,正式踏入仕途,开始其为官生涯。
任知睦州,授朝奉郎、朝散郎
担任睦州(今浙江建德)知州,并先后被授予朝奉郎、朝散郎等职。
著《耻堂存稿》
完成并出版其重要著作《耻堂存稿》,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。
任知泉州,授直宝文阁
出任泉州(今福建泉州)知州,并被授予直宝文阁的荣誉职务。
任知建宁府,授显文阁待制
调任建宁府(今福建建瓯)知府,并被授予显文阁待制的要职。
升任参知政事
晋升为参知政事,位列宰辅,成为南宋朝廷的重要决策者之一。
其他重要任职
曾担任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、福建路转运使、史馆校勘等职,在地方治理和史籍编纂方面均有建树。
人生成就
对南宋政治与学术的重大贡献
史学与校勘巨匠
高斯得在史学和典籍校勘方面造诣深厚,著有《耻堂存稿》、《诗肤说》、《仪礼合抄》等,对南宋文献的整理与传承功不可没。其校勘工作确保了古代典籍的准确性,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基础。
政坛要员,宰辅之才
高斯得历任知睦州、知泉州、福建路转运使等地方要职,最终官至参知政事,位列宰辅。在任期间,他以其卓越的行政能力和正直的品格,为南宋的政治稳定和地方治理做出了贡献。
文化传承与著述
除了史学著作,他还参与了《增损刊正杜佑通典》、《徽宗长编》、《孝宗系年要录》等重要文献的编纂与修订。这些工作不仅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,也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。
社会关系
亲友及重要关联人物
亲属关系
姓名 | 关系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高稼 | 父亲 | 知名人物,至少有三子 |
蹇君章 | 岳父 | 朝奉大夫知荣州 |
高定子 | 从父/伯叔父 | 据《宋史》记载 |
高纯彦 | 儿子 | 据《魏了翁年谱》记载 |
重要关联人物
姓名 | 关系类型 | 描述 |
---|---|---|
魏了翁 | 师友 | 曾为高斯得作字说《高不妄字说》 |
李心传 | 师友/同僚 | 曾为高斯得所著书作序,高斯得亦曾辟其入幕 |
沈炎 | 政敌 | 曾于1259年弹劾高斯得 |
贾似道 | 政敌 | 高斯得曾于1259年反对其专权 |
黄宜 | 友人 | 曾为高斯得作墓志铭和神道碑 |
孟珙 | 同僚/友人 | 曾为高斯得之建筑作记,如《公安南阳二书院记》 |
留梦炎 | 政敌 | 高斯得曾遭其排挤,并为其作传 |
程公许 | 友人 | 曾为高斯得所著书作序 |
赵汝腾 | 同僚/友人 | 曾为高斯得作临别赠言,并为其乞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