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平简介
种谔(1027-1083),字子正,北宋洛阳人,出身将门世家,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边防重臣。
他祖父种放、父亲种世衡皆为朝廷重臣,世代镇守边关。种谔早年通过恩荫入仕,曾任国子监博士等文职,后转入武职,长期在西北边陲任职,与西夏多次交战,屡立战功。
种谔历任延州、岷州、泾州、渭州等地知州,以及鄜延路经畧安抚使、鄜延路总管等要职,对宋朝西北边境的稳定和拓展起到了关键作用。他治军严明,勇猛果敢,但也因其强硬作风被时人评价为“酷吏”。在边防策略上,他曾与同僚徐禧意见相左,并曾被郭申锡弹劾,展现了其在复杂政治军事环境中的独特个性。
人生轨迹
重要事件时间线
出生于北宋洛阳
种谔出生于北宋洛阳一个世代将门,祖父种放、父亲种世衡皆为朝廷重臣,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家族基础。
恩荫入仕,步入仕途
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,曾担任国子监博士、左藏库副使等文职,后逐渐转入武职。
任岷州知州
开始在西北边陲任职,担任岷州知州,负责地方军政事务,积累了丰富的边防经验。
升任东上合门使,调任泾州知州
升任东上合门使,同年调任泾州知州,继续在边境地区发挥重要作用,参与边防事务。
任渭州知州,升任马步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
调任渭州知州,并升任马步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,显示其在军事指挥上的重要地位和朝廷对其能力的认可。
担任鄜延路经畧安抚使、总管
长期担任鄜延路经畧安抚使、鄜延路总管等要职,全面负责西北边防事务,与西夏多次交战,巩固边防,维护了宋朝西北边境的安宁。
逝世
种谔逝世,享年57岁。他的一生都在为北宋的边防事业贡献力量。
主要贡献
对北宋边防与军事的深远影响
西北边防的砥柱
种谔长期镇守西北边陲,在与西夏的军事对抗中屡建奇功,有效维护了宋朝边境的安宁,是北宋西北边防的重要支柱。
卓越的军事才能
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严明的治军风格,在边地军民中享有威望,其战略部署和战术运用对边境稳定至关重要。
巩固与拓展边境
在种谔的任内,他积极防御并适时反击,对宋朝西北边境的巩固和局部拓展做出了贡献,有效遏制了西夏的侵扰。
社会关系
家族与同僚
家族成员
姓名 | 关系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种放 | 祖父 | 北宋著名学者、官员 |
种世衡 | 父亲 | 北宋著名军事家,曾镇守边关 |
种古 | 兄 | |
种诊 | 弟 | |
种谊 | 弟 | |
种朴 | 子 |
重要关联人物
姓名 | 关系类型 | 描述 |
---|---|---|
郭申锡 | 同僚 | 曾弹劾种谔,并反对其取绥州的政策 |
徐禧 | 同僚 | 种谔曾力阻其城永乐的决策,后徐禧城陷身亡 |
郭景修 | 下属 | 曾是种谔的下属 |